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体育播报
二号站开户地址_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决定开展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推荐申报条件,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三)体现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和当代价值。,(四)体现文化多样性和广西各民族创造力。,(五)具有地域或者民族特色,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六)制定了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保护工作富有成效。,二、推荐申报材料,(一)推荐申报函。市级人民政府或自治区直属单位主管部门对推荐申报工作总体情况进行说明,并附市级人民政府同意申报的文件、推荐申报项目清单(见附件1)、推荐申报项目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件复印件。,(二)推荐申报书(见附件2)。,(三)图片、视频及辅助材料(制作及报送要求见附件3)。,三、推荐申报程序,(一)遴选项目。市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申报单位的意愿,组织专家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具备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提出推荐名单,报市级人民政府同意。项目申报应由项目所在地推荐。自治区直属单位和其他组织推荐的申报项目,原则上应在征得申报项目所属地区人民政府和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报主管部门同意。,(二)报送电子版材料(7月1日-8月1日)。2022年7月1日起,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自治区直属单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gxfybhzx@163.com),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1日。,(三)审核电子版材料(8月1日-8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所提交的电子版推荐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审核从2022年8月1日开始,不符合要求的将退回限期修改。补充修改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20日,在此期间内未完成修改或修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将不进入后续评审程序。,(四)邮寄纸质版材料(8月20日-8月31日)。电子版材料审核通过后,市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自治区直属单位将纸质版材料邮寄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包括:1.推荐申报函(纸质版原件1份);2.推荐申报书(纸质版一式5份);3.申报书、图片、视频及辅助材料(光盘一式2份)。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思贤路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邮编:530023。所有申报材料将全部归档,不再退还,邮寄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四、工作要求,做好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事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长远发展。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以对历史和事业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推荐申报各项工作。,(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传承人、传承群体、专家学者以及各行业协会的作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组织申报、审核、评选和推荐。,(二)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对项目是否符合推荐申报条件及保护单位是否具备保护资格和能力进行认真审核,确保保护计划的可行性、有效性。,(三)确保质量,注重时效。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准备推荐申报材料,做到真实可靠、准确精炼,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完成电子版报送和材料邮寄工作。,特此通知。,附件:1.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项目清单,2.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3.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图片、视频及辅助材料制作及报送要求,
,附件下载地址:,http://www.gxfybhw.cn/upload/news/accessories.doc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5月19日,(联系人:郭珊敏 张秋伟,电话:13557682325 18076338532)
(来源:)
,附件下载地址:,http://www.gxfybhw.cn/upload/news/accessories.doc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5月19日,(联系人:郭珊敏 张秋伟,电话:13557682325 18076338532)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whmagc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