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明星娱乐

太极拳申遗成功 2号站注册申遗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热爱太极拳

2023-06-27 10:00织梦新闻网编辑:admin人气:


2号站趣闻,二号站要文

太极拳申遗成功,新京报对话太极拳发源地申遗人和陈氏太极拳传人
 
申遗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热爱太极拳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太极拳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太极拳申遗是如何准备的?面对此前人们对于“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事件的质疑,“太极拳界”又如何评价?新京报先后采访了温县政协副主席、原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和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斌。
 
严双军:太极拳传播要靠语言沟通
 
 
 
太极拳“七流派”共同申遗
 
新京报:太极拳申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严双军:2006年5月,太极拳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9月,我接到通知,被抽调到焦作市参加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当时时间很紧,河南省文化厅也派出专家帮助我们分析研判、填写申报文本、准备收集申遗资料。我们又到北京去接受文化部专家的指导。
 
新京报:当时,申遗的方案是如何准备的?
 
严双军:方案修改完善的次数太多了。如果当年申报不能通过,四年之内不能再申报,我们觉得时间仓促,就把申报先撤下来了。
 
 
 
2009年,我们又把文本详细进行了修改,重新制作了申遗宣传片,准备再次申报。但当年又有了新的规定,一个国家只能报两项,太极拳没有被列入。再后来,申遗规则又变了,一个国家一年只能报一个项目,再往后两年报一个项目。
 
后来,文化和旅游部将太极拳列入201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组织的太极拳申遗相关材料进行完善修改,并按时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这时候环境和10年前不同了。2006年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武氏太极拳列入名录,2014年,和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李氏太极拳和王其和太极拳也列入清单。2018年,我们就联合了七个社区(流派)共同申遗。
 
10年间,联合国和申遗文本填报的要求不断变化,我们就按照要求不断补充完善申报材料。
 
正在建设河南太极拳学院培育传拳人才
 
新京报:温县被称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宣布申遗成功后,当地的反响怎么样?
 
严双军:大家都非常高兴,觉得实至名归。大家组织的欢庆活动。
 
新京报:此次申遗成功,你觉得会给温县带来什么变化?
 
 
 
严双军:最明显的是能促进文旅业发展。另外,太极服、练习太极拳使用的刀枪剑戟等拳械器材的生产,也能带动服装等产业发展。
 
新京报:申遗成功后,你们如何继续发展太极拳?
 
严双军:温县正在建设太极拳的专业本科学校、专科学校,培养高质量的太极拳教练,传拳人才,我们已经做好这方面准备。
 
太极拳传播范围越广,对老师的要求越高,而且太极拳传播也要靠语言沟通,仅仅通过架势,有时领会不到其中奥妙。温县正在建河南太极拳学院,一期工程规划512亩土地。
 
另外,焦作对太极拳相关历史文献和珍贵史料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建立了太极拳数据库。
 
 
 
新京报:未来向世界推广太极拳,你有哪些建议?
 
 
 
严双军: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沟通解释太极拳,仍然存在很大障碍。我希望太极拳传承人以后也要学习其他语言,把中文的意思用准确的外语来表达。也希望专业的部门对这些进行研究,做出标准翻译,就像词典一样。
申遗不是终点,申遗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认同、热爱太极拳和传播太极拳,让太极拳为更多人的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陈斌:应加大管理使太极拳规范发展
 
太极拳承载的是太极文化
 
新京报:你是何时学习太极拳的?现在收了多少徒弟?
 
陈斌: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我本身是陈家沟人,二号站平台内部消息从5岁开始就跟着父亲陈正雷学习太极拳,他是太极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我的成长经历和同龄人一样,从小利用课余时间习练太极拳,而不是放弃学业去继承家学。我从2015年第一次开门收徒,到现在总共收了三批,有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三个外国人。他们是武术爱好者,经常来河南学习,也邀请我到国外讲学。
 
新京报:如何成为太极拳传承人?
 
 
 
陈斌:太极拳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遗后,传承人要一级一级往上报,从县级到市级,再到省级和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往国家级申报,有明确的要求,要有6代以上清晰的师承关系。在此之前,家族几百年,每一代都会涌现代表性的人物,传承人要综合考量个人的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社会广泛认知等因素。
 
 
 
新京报:此次共同申遗的有陈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李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七大社区(流派),区别在哪里?
 
 
 
陈斌: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在陈家沟村创编以来,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个流派,现有80多套拳术、器械套路和20多种推手方法。
 
 
 
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流派进行了动作简化,去掉了一些技术性动作。虽然套路和动作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太极拳的大原则和基本拳理,大家都要遵守。
 
新京报:除了竞技性,你理解的太极拳还有那些内容?
 
陈斌:太极拳承载的是太极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
 
比如阴阳循环就代表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辩证关系。太极拳也体现着这种理念,例如要求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手上开合有致、腿上虚实分明。
 
建议加强管理,让太极拳规范发展
 
新京报: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何从太极拳中受益?
 
陈斌:太极拳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圈粉”,普及面很广,过去它的推广是靠习练者口口相传,自己强身健体后和身边家人朋友分享。很多中老年群体长期习练后,体会到身体的舒适和健康的状态。
 
现在也有科研机构用现代生物医学来解读太极拳的养生机理和功效,研究它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改善。
 
新京报:此前自称“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保国引发关注。你是否留意到此事?
 
陈斌:这几年确实出现了一些借着太极哗众取宠的事件,现在习练者太多了,2号站娱乐圈业余爱好者水平都开宗立派了,这种乱象背后都是利益驱动。有个一招半式的人都能有市场,能忽悠到人。这种事件可能会让外界对太极拳造成误读。
 
新京报:你认为太极拳成功申遗有何意义,今后如何推动它更好地发展?
 
陈斌:申遗成功扩大了太极拳的影响力。作为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我相信太极拳下一步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希望更多的人能共享太极、共享健康。
 
另外,我也建议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使太极拳规范化发展。
(来源:未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whmagc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领克WTCR三年五冠,2号站博客再一次让“中国速度”扬名世界赛场

领克WTCR三年五冠,2号站博客再一次让“中国速度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