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2号站线路测速_非遗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王福州教授讲座实录

2024-09-06 13:07织梦新闻网编辑:主管人气:


2022年10月18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讲座第七十一讲“非遗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北师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主编王福州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主持,讲座采用“线上 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课堂参与的同时,腾讯会议同步进行线上分享。,,讲座之初,王主任首先指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非遗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在2021年两办意见颁发之后,中国非遗由保护行动向理论建构的时机已经成熟,非遗学科值得高度关注,并指出通过系统的思考与研究,依托传统优势学科,着眼未来,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随后从非遗的本质、非遗学科与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三个方面展开讲座。,一、非遗的本质与非遗学科,王主任强调非遗的本质值得探讨,他指出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和物质文化遗产构成文化遗产本体。非遗是客体与主体相关联的产物,而不单是客体,要从结构、形态和关系的角度统筹考量。经统计,全国目前有54所高校在本硕博阶段开设了非遗专业,其共同特点是依托传统优势专业开设,如考古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学等。关于非遗学科的建构,他主要从学术考量和学术定位两个角度开展探讨。,,学术考量方面,从非遗概念入手,他指出非遗学科建设面临的三个重要前提为观念理念、概念定义与体系建构。首先是观念理念,非遗与口头传统有着很深的关联,厘清口头传统与非遗的耦合关系对认识非遗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是概念定义,中国的非遗概念主要以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依据,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在具体操作中将我国的非遗资源分为十大类来开展代表性名录的申报工作。指出,《公约》(2003)中强调社区和传承人的重要作用,对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他强调要冷静地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不宜简单的以西方的经验和做法为圭臬,应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特点,反映其特色属性,认清非遗的本体特征、形态特性等,才能准确、科学地认识非遗,进而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知识体系。,学科定位方面,他指出讨论非遗学科的定位,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其与文化遗产学、物质文化遗产等之间的关系,对非遗学交叉特性的认知,首先要对非遗的内部形态有明晰的认识,其次要思考和理清非遗学科与相关传统学科的边界,并指出,区分非遗的物质载体与精神承载或将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占据重要空间。关于非遗的学科定位,他强调,非遗学科的建设一定有赖于文化遗产学来推进,围绕着文化遗产学来建构相应的学科群,同时依傍“大遗产观”的视域,这两点是非遗学科建构的关键因素。,,二、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关于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王主任从理论内核与实践路向两个方面开展论述,指出从中国需求来看,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为当前非遗事业补短板、固底板和拉长板的有效路径。就实践层面而言,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学者围绕非遗学的学科理论、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强调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主要包含:课程设置综合化、专业培养特色化和人才培养活态化;课程设置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计划等版块;指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两者同构互嵌,为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公共事业开拓渠道,也为革新我国非遗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动力。,,,三、交流与总结,在讲座交流环节,王主任解答了线上线下的提问,就非遗教育及非遗进校园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讲座最后,萧放教授总结本场讲座,认为本场讲座十分精彩,呈现了从非遗本质到人才培养、从理论本体到实践应用的清晰描述,并指出王主任从理解非遗的本质入手,从国家、民族和文化传承的高度来看待非遗,认为非遗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是中国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来源和支撑。讲座中王主任特别强调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即文化遗产包含物态的遗产和非物质的遗产两部分,二者是难以分割的;同时指出我国今后的文化遗产学应在“大遗产观”的视域下开展。王主任从学术考量和学科定位两个角度探讨非遗学科建设问题,探讨了与非遗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辨析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高校、研究院所的教育体制、学制、基础条件和办学目标都与人才培养有着紧密的关联。,,萧放教授认为以非遗来做中国知识体系支撑的观点与近来强调的中国文化自主性和学术本土化问题相契合,非常适合讨论中国文化复兴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问题。但囿于我国管理体制以及文物保护与欧洲文化遗产的观念,我国以往的文化遗产工作侧重物态的部分,而忽视了非物质的、精神的部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与推动下,非物质、精神的遗产受到重视,其保护工作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物质的东方文明这一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王主任主张建立的文化遗产学则是囊括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大文化遗产”学,同时,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样与中国的学术自主性培养紧密相关,或将作为主要方式在今后工作中推广开来。萧放教授还指出,如何培养非遗的高层次人才,非遗学科的建立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还有赖于中国非遗保护部门、教育部与高等院校的大力推进与实践探索。
(来源:)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whmagc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沐鸣2官网1.5米贴片机_1.5M贴片机_优质1.5米LED贴片机

沐鸣2官网1.5米贴片机_1.5M贴片机_优质1.5米LED贴片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