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财经要闻
二号网站_“中华颂·非遗传承文脉”——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即将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展览馆承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本场活动以“中华颂·非遗传承文脉”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包括“启动仪式”“内蒙古长城四季非遗展”“内蒙古黄河非遗美术作品展”、内蒙古“非遗购物节”线上展销及“传统手工艺大课堂”线上社会教育活动等内容。,启动仪式,,6月10日下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介绍主场活动安排,宣读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内蒙古入选项目、自治区优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名单,公布新增的5家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分站、9家自治区非遗就业工坊以及新设立的5个自治区“非遗曲艺书场”、8家自治区“非遗研究基地”、10家自治区“非遗在社区”试点名单等,盟市汇报当地“遗产日”活动,非遗就业工坊负责人交流经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胡丰讲话并宣布主场活动启动。,内蒙古长城四季非遗展,,时间:6月11日——7月10日,地点:展览馆三楼西展厅,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本次展览选取内蒙古长城沿线167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出近600件实物展品、60幅图片和30个视频。,旨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等重要论述精神,呈现几千年来长城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在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黄河非遗美术作品展,,时间:6月11日——7月10日,地点:展览馆三楼西侧厅,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本次展览展出近100件非遗美术作品,包括剪纸、烙画、皮画、面塑、泥塑、刺绣、挂毯、骨雕、石雕等。,旨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等重要论述精神,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内蒙古“非遗购物节”线上展销活动,,时间:6月11日——7月10日,平台:“内蒙古非遗馆”网店,精选内蒙古自治区老字号、非遗就业工坊、扶贫车间等非遗企业的产品,以及“内蒙古长城四季非遗展”“内蒙古黄河美术作品展”作品,涵盖食品、日用品、文创产品、工艺美术作品各方面,齐聚“内蒙古非遗馆”网店,开展线上集中展销活动,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购买非遗产品,感受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迷人光彩,扩大内蒙古非遗品牌的影响力。,“传统手工艺大课堂”线上社会教育活动,,邀请传承人教学,线上推出“守艺匠心——传统手工艺大课堂”课程视频。
(来源:)
上一篇:2号站线路测速_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首届“非遗馆里话非遗”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下一篇:没有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织梦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织梦新闻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织梦新闻网,http://whmagc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