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距离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9 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林中夹生的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使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乐于栖息在此。 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 森林之美。沟中地僻人稀,景物特异,富于原始自然风貌,有“童话世界”之誉。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区,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
大自然还巧妙地在树正群海、曰则及则查洼三条呈Y形,总长50多公里的主沟内布下了108个奇特的湖泊,由飞瀑、溪流把它们串接在一起,从而使沟中的任何一景,看似有如一幅优美而出色的图画一般。
在远古时代,当地球处于很冷很冷的间冰期、小冰期阶段,这里水中的碳酸钙质不能凝结,它们随水流逝。到距今大约一万二千多年前,地球气候变暖后,流水中的碳酸钙才活跃起来,它们一遇障碍物就附着其上,千年万年,越积越多,也越积越高,便形成了现在人们在九寨沟见到的、由一条条乳白色的钙质堤埂蓄水而成的“海子”,在地质学上称之为堰塞湖。
与之相比较,曰则沟内的五花海更显壮观。当人们从山上俯视三面环山、呈葫芦状的海子,会发现它像一个倒放的彩色大葫芦向山下倾注着永不止息的彩色水。十分奇特的是葫芦腹部有一处鹿腿形的图案,长约十多米,整个腿色为浅蓝色,而腿的中间因湖底岩层呈梅花形的一个个陷坑而呈现出墨绿色,远远望去,色调层次分明,自然构成一支梅花腿形。传说这是山神撵山时,一头受惊的梅花鹿不小心丢下的。
九寨沟最为奇特的瀑布还属曰则沟的珍珠滩瀑布。它的石滩在一处峭壁上方,好似斜挂于天际。滩上被万年流水融成的许多圆形坑洞,经急速的流水冲进又反弹出而形成许多飞舞的水珠,它们一排排,一串串,一层层,大的如皮球,小的如弹子,个个晶莹透亮,尤其是经阳光的反射,就像一颗颗带彩的珍珠。
置身九寨沟,如梦如幻。不论你仰望,俯视,还是左顾,右盼,迎接你的无处不是美景,以至许多观光者感叹:人在沟里走,如同画中行。
九寨沟的山水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现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九寨沟的地下水富含大量的碳酸钙质,湖底、湖堤、湖畔水边均可见乳白色碳酸钙形成的结晶体;而来自雪山、森林的活水泉又异常洁净,加之梯形状的湖泊层层过滤,其水色愈加透明,能见度高达20米。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誉为九寨沟“五绝”。水乳交融,美不胜收。
20世纪70年代,这片在莽莽丛林中沉寂了千百万年的仙境终于被一群偶然闯进的伐木工人发现。1987年,被列为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在全国40佳风景名胜区评比中,名列新自然景区榜首。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1997年,又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景区。